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人民日报暖闻热评:以勤奋书写人生价值
发布时间:2019-06-19 17:3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健康加勤奋”的黄克智

  【故事】黄克智院士是我国著名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弹塑性力学、薄壳理论和塑性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长达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教书育人、耕耘不辍。投身石油页岩气领域研究,92岁高龄每天仍坚持工作六七个小时。对他而言,“这一辈子我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科学和祖国!”

  【点评】

  70余年坚守科研岗位,矢志攀登科学高峰;40余载桃李满天下,一颗教书育人的初心始终不改。人的一生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度过,如何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黄克智院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成就出于勤奋,这是我一辈子遵循的法则”。

  在苏联进修期间,夜以继日奋发学习,三年没能与家里通上电话,让导师赞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努力的学生”;了解到我国石油页岩气开采产业与世界领先技术仍有差距,85岁时投入到石油页岩气领域研究;年逾九旬一直坚持清晨4点半起床,每天长时间工作,“从不浪费点滴时间”……为研究奋斗一生,黄克智院士始终孜孜以求、毫不懈怠,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用勤奋刻苦标注出人生价值的高度。

  勤奋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阶梯。“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老箴言、“悬梁刺股”“鸡鸣而起”等成语典故,这些代代相传的道理一再告诉我们勤奋的意义。顶着40摄氏度高温在车间苦练本领的宋彪,成长为年轻的大国工匠;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年近九十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同一个车间、干同一个工种、只专注同一件事——为火箭焊接“心脏”的高凤林……其实,不管身处哪个时代,不管多大年龄,不管从事何种行业,唯有用汗水悉心浇灌人生的目标,才能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怕赶不上发展。”70余年,黄克智从来没有停下向前的脚步。在亿万人民同心圆梦的今天,只要每个人都能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奋发进取,就能汇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让个人梦想在时代奋进的大潮中飞得更高、更远。桂从路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9日 05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南方日报:医美行业必须明确医疗性… 南方日报:警惕传销披上区块链马甲 法制日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综… 齐鲁晚报:文物建筑不得直接“亮化… 抓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大家手…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有益参考(新书…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撑警就是撑香港未来(望海楼)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