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2月17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人民来论:染指网上挂号,“黄牛”该怎么治?
发布时间:2021-02-15 20:28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看病难,首先难在挂号。近日,媒体报道,患者网上挂号难,“黄牛”却可以轻松搞定。

近年来,各级医院纷纷推出线上预约服务,要求实名认证。尤其是疫情期间,网上挂号既可破解疫情传播风险,也可为患者提供便捷,还可以遏制“黄牛”通过连夜排队、插队抢号等手段囤积号源,可谓一举多得。然而现实很尴尬,“黄牛”玩转了网上挂号。

从“挂不到号找我,绝对靠谱”,到“只要医院里有的专家,都能挂上”,患者费尽心思挂不上号,一些“黄牛”却底气十足,甚至“牛气冲天”。这一方面是依靠“黄牛”自己开发的抢号软件,另一方面则靠雇人抢号。难道对付“黄牛”就无计可施了?

首先需要明确,不能因为“黄牛”染指网上挂号,就否定网上挂号机制。相比于线下排队挂号,网上挂号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也应不断改进,加以完善。比如提高技术能力,让“黄牛”开发的抢号软件不好用。再比如强化甄别水平,减少“黄牛”钻空子的空间。也可如专家所称,拓宽放号渠道,升级挂号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科室、专家预约情况,动态调整重点号源,让放号比率更合理、方式更科学。

其次,执法部门应及时出手,依法严惩“黄牛”。“黄牛”肆意囤号,动辄抢号,不仅大发横财,加重了患者的痛楚,还践踏了预约挂号服务的公平,也破坏了正常医疗秩序。患者对此愤恨不已,社会各界意见很大。国家有关部门也一直在依法打击“黄牛”,但“黄牛”并没有消失,风声紧时往往沉寂,一段时间后又卷土重来。这也提醒着有关部门,在提高打击“黄牛”力度的同时,更有必要提高其违法犯罪成本。

最后,要严防“内鬼”,切断“黄牛”与医院内工作人员的利益勾连。此前媒体报道,北京某医院门诊部办公室职员在任职期间,通过为号贩子获取专家号获得56万余元好处费,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应建立更常态化的惩戒机制,让“内鬼”不敢与“黄牛”勾结。

只有多措并举,最大程度压缩“黄牛”网上抢号的活动空间,依法打击“黄牛”,才能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呵护基本的挂号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人民网评:抗旱保春耕,筑牢粮食安… 人民网评:春运开启,在路上筑牢疫… 人民网三评“‘一刀切’现象”之一… 人民网评:物资供应不断档,才能安… 人民网评:既不“层层加码”,又要… 人民网评:对“一刀切”切一刀,答… 人民时评:敢于监督,为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从系统观念看新发展格局
推荐文章
习近平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 12个月后首次同比增长!国内货邮运… 央行:我国居民杠杆率在国际上处于… 北京面向在京过年人员发放4000万元… 特区政府计划年内成立公务员学院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8部门印发《意见… 52颗北斗卫星完成“体检”确保春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