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5日电 河南省司法厅近日印发通知,从即日起至2023年6月在全省开展为期两年的“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旨在更好满足乡村人民群众多层次、多类型法律服务需求。2021年底前,该省由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村(居)要达到80%,打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根据活动实施方案,河南将一体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与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实现司法所职能与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功能的整合,同时依托村委加强村公共法律工作室建设;全力推进乡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升“12348”热线服务水平,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涉农服务专席,提供贴近“三农”的专业化服务;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到2022年实现每个行政村均有5—8名“法律明白人”。
在司法鉴定方面,对涉农经济合同、产权归属、个人信贷、经济往来等纠纷涉及的鉴定服务。将开展“公证进乡村”、乡村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等,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元化的法律服务。
把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以扩大涉农法律援助覆盖面。探索开展网上审批、网上阅卷、远程会见等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援助。至2021年年底前,河南由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村(居)要达到80%,打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外,河南还将推进法治广场、长廊等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让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组织普法文化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