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6月10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志愿红”照亮文明路 ——十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06-10 09:43 | 来源:十堰日报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周亚晖 特约记者 张晓 通讯员 阳磊

如今,在我市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文明志愿者,他们或在路口维护交通秩序,或在大街小巷打扫卫生,或在办事窗口为群众提供热情服务……随着文明创建持续深入推进,“志愿红”已成为车城十堰一道亮丽风景线,志愿服务精神已融入城市文明血脉、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力量“统起来”

如何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汇聚文明创建的强大动能?我市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

各县市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牵头作用,将各单位志愿服务队伍编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支队、分队等。各县市区均在建立志愿服务总队的基础上,配齐“8+N”志愿服务队伍,“8”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8类常备队伍,“N”即若干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达63.5万人,已建成以市志愿服务孵化基地为中心,8支志愿服务总队为支点,169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761个志愿服务站(岗)为网点的“一公里志愿服务圈”。

服务“沉下去”

“我一直想学习茶树修剪技术,就是不知道找谁,后来到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问了一下,没想到乡农技站的孙站长马上上门来服务。”房县姚坪乡虎尾沟村致富带头人孙长枚告诉记者。

“你们上门来为我检查身体,真是太感谢了。”家住十堰城区的彭大爷发自内心地说。彭大爷今年80多岁,儿女均在外地工作。市中医医院常青藤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多次上门为他送医送药,这让彭大爷倍感温暖。

近年来,我市实施群众点单、中心(所、站)制单、层层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制度,精准对接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群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志愿服务。5月29日,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上线,融合各县市区志愿服务数据,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标准,统一全市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嘉奖激励规则,进一步激发志愿服务活力,为志愿服务力量下沉社区提供平台支撑,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品牌“树起来”

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富有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竹山县把十星创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搭建“一队两会”和“23+N”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培育10余支特色鲜明的民间志愿服务队,推出30个特色服务项目;房县117家文明单位加盟乡村文明实践站,推出22项志愿服务“菜单”,打造“人情新风+”等8大志愿服务品牌;茅箭区探索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推行“时间银行”等服务模式,建立积分与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互助养老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我市举行的2020年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暨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中,竹山县王义富工作室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金奖,竹溪县李军经典100悦读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银奖,湖北医药学院怡敏义务支教志愿服务队、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绽放春蕾”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茅箭区二堰街道富康社区分别荣获“全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全市志愿者们用一次次真情服务、一个个凡人善举,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让“志愿红”成为最温暖的底色,让志愿服务成为最动人的音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南宁市青年志愿者踊跃投身公益活动… 从居家隔离者变志愿者:广州中高风… 海口志愿者为考生保驾护航 叙永县司法局:法律服务进乡镇,律… 法律援助法草案二审 特殊案件拟指… 新疆巴音库鲁提边境派出所深入学校… 海南高考首日,志愿者暖心服务考生 大考2021|志愿者提醒:家长不要在…
推荐文章
央行: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 管好… 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1.63亿亩 10余省份上调养老金! 多地增额7月… 北京海淀试点共享停车“私人定制” 两融余额走高 防范杠杆风险 国内大直径TBM山岭隧道施工取得重… 中小银行改革进入加速期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呼吁帮助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