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浙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启动
发布时间:2021-05-25 10:18 | 来源:杭州网


“我宣誓,志愿成为一名青年普法志愿者。遵行志愿者宗旨,弘扬宪法精神,把握机遇、锤炼自己,用专业的服务普及法律知识,为法治文化基层行贡献青春力量!”近日,浙江省2021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暨“亲青帮”高校法治辩论赛总决赛在中国计量大学举行,青年普法志愿者宣讲团首批成员代表在仪式上庄严宣誓。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普法宣传是青年志愿者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为激励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投身普法志愿服务,今年,团省委联合省法学会、省司法厅成立了青年普法志愿宣讲团,将持续走进学校、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宣传法律知识,并通过互联网开展常态化普法宣讲。

启动仪式后,进入了紧张的“亲青帮”高校法治辩论赛总决赛环节。面对“人工智能的规范发展主要靠法律还是伦理?”这一辩题,正方浙江警察学院和反方中国计量大学展开激烈辩论。

面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和推广应用而引发的安全问题、隐私问题等,正方浙江警察学院代表队认为,法律能更加有效地规范人工智能发展。“法律相较于伦理更加具有国家强制力,法律对人工智能的规范化更易形成标准,也更具备可操作性,对于人工智能的主体资格与其侵权责任等方面,法律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立法途径。”

反方中国计量大学代表队则认为,如何使人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应当主要依靠伦理的规范作用。“伦理比法律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类的普遍福利,能让人工智能向着更具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比条文性、框架性的法律更能实现人机互补、人机和谐。在法律制定滞后于人工智能现实发展的情况下,运用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和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会更加有效。”

据悉,本次辩论赛共有来自全省高校的20支队伍参加。参赛辩手唇枪舌剑、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经验。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中国计量大学获得冠军,浙江警察学院获得亚军,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付星亮以及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陈思远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江西余江:补秧稳粮,好似一幅红绿… 南漳举办“反诈骗荧光夜跑”活动 学党史见行动 志愿服务进社区 法律志愿者送法进社区 守护东河,隆阳区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2021年全省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 江苏启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 海曙文艺志愿者为村民送上“文艺大…
推荐文章
习近平同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通电话 贵州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促进实体经… 宁夏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全过… 内蒙古大件运输许可办结时间持续缩… 内蒙古:职称评审向基层一线倾斜 新疆: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吉林省将全面推行财产和行为税合并… 广西已建成自然保护区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