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01月10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2021年IPO“量质齐升” 522家公司募资5426亿元
发布时间:2022-01-10 09:20 | 来源:证券日报


  2021年,注册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高质量运行,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A股IPO数量和募资额均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监管层严把“入口关”,从提高信披质量、完善发行承销机制、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等方面发力,IPO市场实现“量质齐升”。

  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共有522家公司完成IPO上市(剔除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的中国建能和重新上市的汇绿生态),同比增长20%,首发募资金额达5426.54亿元,同比增长12.92%。

 

  从行业(申万行业2021)来看,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和通信行业IPO募资金额较高,均超过500亿元,分别为889.12亿元、576.26亿元、539.03亿元和506.24亿元;从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合计402家,占A股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比例为77.01%,首发募资合计3579.24亿元,占A股首发募资金额比例为65.96%;从单家公司IPO募资金额来看,522家公司平均首发募资金额10.4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397家公司首发募资金额低于10亿元,占比76.05%。

  注册制下,IPO审核端口前移,同时,监管严把“入口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21年,证监会修订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强化拟IPO企业股东核查,持续对首发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提高IPO招股说明书质量,督促中介机构提高执业质量,归位尽责等。

  据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网站数据统计,2021年,主动撤单和审核未通过的IPO项目合计239单。其中,审核未通过29单,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为13单、8单和8单;主动撤单210单,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为34单、73单和103单(含未在规定时限内回复)。

  发行定价是企业IPO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发行人价值和融资规模。针对部分网下投资者重策略轻研究,为博入围“抱团报价”等情况,证监会进一步优化注册制新股发行承销制度,2021年9月份出台发行承销新规,完善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发行定价相关业务规则。

  新规实施后,注册制下IPO询价的有效报价区间宽度加大,投资者入围比例下降,越来越多的公司IPO发行价超过“四数孰低值”。整体来看,新股定价更加合理,“抱团报价”情况明显改善,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

  此外,为支持优质红筹企业回归,监管层不断优化政策安排。2021年9月份,证监会扩大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试点范围,试点行业范围从原来的7个扩大到14个。同时,具有国家重大战略意义的红筹企业申请纳入试点,不受行业限制。

  例如,2021年8月份,证监会受理红筹企业中国移动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随后,12月13日,证监会核准中国移动首发上市申请;12月27日,中国移动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结果。业界认为,中国移动“回A”为红筹企业回归树立了榜样。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完善,红筹企业“回A”将成为趋势。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2022年首个交易周将有41只股票面临… 证监会发布1号公告 立足投资者保护… 人工智能巨头一天大涨40%!港股新… 上市3天股价翻倍 “AI第一股”受追… 失去融资时机? 东方铁塔叫停定增 证监系统开出321张罚单 多层级追责… 2022年全球股市或将经受“紧缩”震… 坚定改革创新 中国资本市场2021年…
推荐文章
河北省部署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 五级政务服务部门全部入驻河北政务… 北京经济总量首次突破4万亿大关 同比上升77% 今年春运预计2283万人… 黑龙江省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浙江发布“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 贵州积极布局建设“一核四区”大水… 今年福建省交通运输计划完成投资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