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资本市场迎来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至此,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京沪深三大交易所错位发展、互联互通的格局。
2021年9月2日,“北交所”的名字第一次在服贸会上响起,深受鼓舞的资本市场在兴奋之余,立即全力落实,仅用74天便完成了开市筹备工作,这也是我国筹建用时最短的证券交易所。
而速度并非北交所建设中的唯一亮点,被赋予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也格外亮眼。北交所立足市场定位,充分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既遵循了证券交易所市场建设一般规律,又在市场准入、融资、退出安排等方面引入了包容性的制度设计。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鸣锣开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开市仪式上表示,“设立北交所,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北交所确实也“不辱使命”,一系列数据是最佳佐证。截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至82家,总市值达2722.75亿元,其中有4家公司总市值超100亿元。开市以来,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较2021年8月份精选层增长3.04倍,日均换手率1.79%,整体年化换手率为434.26%,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动性特征。2021年,北交所全市场股票平均涨幅98.90%,市场财富效应初步显现。
此外,投资者也是北交所另一至关重要的群体,而投资者高昂的开户热情,正是北交所开市带来的投融资协同发展最直接的表现。截至2021年底,合格投资者数量超475万户,约为设立北交所消息宣布前的2.8倍;机构投资者也在加速布局,存量公募基金入市交易,8只新设主题基金全部超募,社保基金、QFII已经进场。
需要注意的是,北交所自诞生之日起就按照注册制逻辑稳步运行,成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愿景下的新尝试。北交所设立以来,按照注册制路径谋求上市的公司数量正在稳步、有序增大,北交所试点注册制也已真正落地。
随着发行审核稳步推进,北交所“预备队”持续扩容。据北交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有70家企业处于发行上市审核阶段,包括15家已受理、37家已问询、16家中止以及2家通过上市委会议。
此外,新三板挂牌公司筹备北交所意愿强烈,筹备进程明显加快。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有180家公司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储备力量充足。
北交所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拟上市企业储备梯队,预计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将持续增长,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将在资本助力下,成长为实体经济的支柱力量。
展望前路,作为“新生儿”的北交所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充满希望,正如北交所2022年新年致辞里所提,“高质量建设好北交所依然任重道远”“持续巩固北交所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