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质押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暗含的风险,更是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梳理发现,截至12月2日,A股有2308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占上市公司总数的近50%;上述公司累计质押股份4167亿股,占A股总股本的5%。其中,有31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存在高比例质押股权的情况(质押比例超80%)。
业内专家认为,在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较大或股东流动性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可能触发强制平仓,由此或引发控制权转移等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应重点关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情况,结合高负债、高商誉等其他风险点综合判断,理性投资。
多家公司控股股东
质押比例超80%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一举一动颇受市场关注。
监管部门对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信息披露要求严格。根据沪深交易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应进一步披露质押融资具体用途、股东资信情况、高比例质押原因及必要性、与上市公司交易情况等信息,引导控股股东敬畏风险,合理控制质押比例,从源头把控风险。
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日,有31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累计质押数量占持股的比例超过80%,较年初数量有所减少。而且,年内有18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全部解除,目前质押率“归零”。
从这18家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解除质押的原因多样,部分公司控股股东为正常办理股份质押登记解除手续,也有个别公司控股股东是由于债务重组等原因解除股权质押。例如,有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持有公司29%的股份,全部质押给银行,后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书,因此将所持部分股份协议转让给该公司,并于今年办理过户及解除质押手续。此后,该控股股东自行解除剩余股份质押,由此其持股全部解除质押。
对于这些股东此后的质押计划,有上市公司表示“未来将基于相关融资需求而定”。
“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信贷资金,从而满足融资需求。”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控股股东或关联方因资金紧张质押股份融资。另一方面,股权质押作为增大投资杠杆的方式,可以在不影响上市公司表决权、资产收益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情况下,扩大对资源的利用。
高磊进一步表示,部分控股股东出于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考虑,如为上市公司获取信贷资金提供股权质押担保。而除融资需求外,还应警惕因股权转让的限制而采取的变相套现转移风险。该动机里本身就包含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自身股价已经估值过高的判断。
高比例质押
存在强平风险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往往会引发控制权转移等风险。”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并触及补仓线时,控股股东需要追加质押品,如果此时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过高,则很有可能无法追加抵押物,被强行平仓,致使控股股东和公司面临实际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对上市公司估值产生进一步影响。”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一旦出现阶段性非理性下跌,会存在质押股票强平风险,以及引发后续一系列风险。比如短期股票大幅下跌导致质押股票强平,进而引发两融资金等杠杆资金强平的风险。”北京阳光天泓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维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较大,因股份质押触发强制平仓的现象并不少见,由此导致的控股股东短线交易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12月1日,某上市房企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近期因股价波动导致其部分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股份被动减持,该被动减持构成短线交易。
王维嘉表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要将高比例股权质押、高负债率、高商誉等风险因素综合考虑进去,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