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7月09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掏出超710亿元“真金白银” 年内两市重要股东近4500次出手增持
发布时间:2020-07-09 08:52 |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两市不少公司的股价持续走高,而在今年因各种原因增持“上车”的重要股东(包括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董监高股东,以下简称重要股东)持股市值也水涨船高。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月1日至7月7日),两市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共有4491次增持行为,增持部分对应市值总额约为710.8亿元。在这些出手增持的重要股东中,董监高的数量超过1800次,增持部分对应市值总额约为31.4亿元。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高管买卖自家公司股票,需要遵守特定的规则,主要表现在定期报告发布前的“窗口期”不能交易公司股票、内幕信息未公开前不能买卖公司股票等等。

  查阅两市的公告可知,在这些重要股东增持的相关公告中,对于增持的原因,大多数上市公司解释称“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信心”。

  例如,*ST江泉7月8日发布公告称,7月7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景宏益诚及其一致行动人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景宏益诚及其一致行动人于2020年7月7日起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增持了公司部分股份,并将实施后续增持计划。

  此外,对于此次增持,*ST江泉的公告中还做了诸多细节的说明,比如,本次增持不设价格区间,增持主体将根据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及股票价格的波动情况,逐步实施增持计划;本次增持股份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2020年7月7日起12个月内;本次拟增持股份的资金安排来自“自有资金”。

  除了控股股东之外,更多的上市公司增持公告中提及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亦表示是因为对公司的信心,出手增持公司股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两市的公告中,也有重要股东因增持“手误”的现象发生。比如,有上市公司在7月份的公告中提及,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票,在实施增持公司股票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买入”误操作为“卖出”。对此,王智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公司高管无意中违反了限制性规定,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采取的补救措施包括通知上市公司并由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向监管部门如实报备等。”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趣活赴美上市 主营业务低毛利问题… 外媒:高盛料中国A股未来一至三个… 上半年36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VC/PE… 部分ETF基金“吸金”能力突出 6只E… 175家在审企业完成平移 9家暂时“… A股揭示区域经济特点 为高考生选择… 年内ABS累计发行超9500亿元 低增速… 万林物流控股股东拟套现2亿元 接盘…
推荐文章
多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 财政部: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基金… 日本建立电子招标系统耗资巨大 16… 纾困企业发展痛点 两部门携手推进… 国务院扶贫办:各地扎实推进工作落… 民政部:助力江西莲花、遂川打造脱… 沪深两市7日成交额近1.74万亿元 消… 扶贫项目开工率超九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