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10月19日),财政部公布了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数据,财政累计赤字规模扩大至14556亿元,年内首次突破万亿元,往年仅在11月份或12月份赤字规模累计达到万亿元。可以说,出现这种情况是与今年执行积极财政政策有着密切关系的。而且,从四季度来看,托底经济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有必要,也还有空间。
同样在上周,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全国经济运行数据。整体来看,9月份经济数据在8月份企稳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反映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综合作用下,民间投资逐步企稳,经济结构继续改善。
但是,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投资、消费、净出口均面临增长压力。外部需求持续疲弱影响了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地产调控政策效应的陆续释放对后续投资增速影响尚待观察;随着四季度CPI的季节性回升,预计消费增速也将与9月份持平或略微下行,影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以“双创”为代表的创新力量,还没有形成新的动能,经济仍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于中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我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来看,首先,三季度信贷并没有出现趋势性宽松。贷款余额增速在一季度增速为14.7%,二季度为14.3%,三季度为13.0%,9月份和8月份都持平于月度13.0%的状态;其次,央行继续引导“收短放长”,以达到稳步去杠杆的目的;再次,从近期汇率走势来看,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不断强化。综上,期望央行释放流动性,以刺激经济主体投资的意愿不太现实。
因此,四季度需要继续发挥好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
积极财政还有哪些空间?一方面,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根据前三季度的财政赤字数据计算,四季度可用的财政赤字额度超过7000亿元。用好用足赤字,继续发挥好财政稳增长、保民生、补短板的作用。
另一方面,今年第四季度,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营改增政策性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等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还需发挥好PPP、专项金融债、产业引导基金、专项建设基金等准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