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各投资策略的业绩表现出了明显的分化。根据数据统计,截至上周五,今年以来有数据登记的9502只基金产品,平均收益为-4.97%,表现最好的策略为管理期货以及宏观策略,平均收益分别为18.8%和2.53%。“在目前市场环境及监管政策的变化中,私募的机遇应该在宏观对冲大类资产配置领域,宏观对冲的市场风险比较小,更适合长期、稳健的盈利。” 在近日国海证券(000750)及资管网举办的“新规下的私募基金发展论坛”上,凯丰投资副总经理光东斌如此判断私募未来机遇。
据悉,宏观策略对冲基金是指利用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来识别金融资产价格的失衡错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投资外汇、股票、债券、期货及期权等标的,以期获得高额收益的一类基金。在成熟市场,宏观策略成就了对冲基金发展的鼎盛与辉煌。据资管网统计,8月117只全球宏观策略平均收益1.05%,表现大大优于平均收益-0.03%的CTA产品;据瑞士信贷的统计,1994年至2015年期间,对冲基金指数获取年化8.51%的收益率,传统的股票多空策略为9.33%,而全球宏观策略同期为11.2%。
据了解,目前国内宏观策略产品比较稀缺,主要原因是宏观对冲策略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比较高:不仅对大类资产配置要有深刻理解,还需要对资产背后的投资逻辑有深入的洞察力,且必须在大类资产的轮动时善用对冲配置。
望正香港的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原高盛中国策略分析师刘陈杰则表示,相较于国外,现在在国内做宏观对冲更有优势。中、美两国作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两个国家,美国国内的信息,投资者一看就能懂,对全球投资者来说机会均等;但中国市场对于外国而言却有较高的门槛。“国外的投资人即使一些投资大师都很难看懂中国,包括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为什么有‘811汇改’等等,国外很多投资者无法准确理解且判断。”他表示,作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一大市场,大宗商品60%~70%的波动来自于中国,人民币汇率波动、央行货币政策、债券进一步开放等因素的出现,均会引起波动。“所以在国内做宏观对冲,我们是有一定优势的,我在香港做宏观对冲,发现中国的因素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支持我离开高盛,回国来做宏观对冲的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