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布的多个榜单标注出中国企业的新高度:从国内看,2019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进一步提升至323.25亿元,连续17年提高,营业收入“千亿俱乐部”企业数增至194家。从国际看,129家中国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上榜数首次超过美国。
从做大规模到做强做优,从模仿跟随到创新引领,从本土企业到全球企业,近年来,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步伐越走越稳健。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把观察的视角拓广,就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企业奋进的步伐和跃动的脉搏。
是数量和规模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通过改革市场准入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数量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从2012年的828.7万个迅速增长到2017年的1809.8万个,5年间增长了118.4%,年均增长16.9%。
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航”)为例,回顾2009年以来的十年,东航总资产从868.23亿元增加至2916.11亿元,净资产由-49.02亿元增加至705.9亿元;全机队规模从240架增加到704架;年旅客运输量从3723万人次增长到超过1.21亿人次。一系列数字成为东航发展“黄金十年”的生动注脚。
“如果说10年前东航思考的问题是‘活下来’,经过10年的发展,东航已经实现从‘活过来’、‘站起来’到‘跑起来’的飞跃。”东航董事长李绍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是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跨越——在中国企业“大鱼”越来越多的同时,企业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以中国企业500强为代表的我国大企业继续呈现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
2019中国企业500强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0.7%、10.3%;净资产利润率为9.7%,比上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人均营业收入235.47万元,比上年增加12.47万元,实现三连升。
是创新动能的持续迸发——从市场微观主体的表现来看,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实力正在稳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正在显著增强。目前,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70%。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企业已经跻身全球技术创新的前沿。
这一点,从上市公司业绩中可窥见一斑。来自深交所的数据显示,通信、电子、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发展态势较为突出。通信行业上市公司上半年平均实现净利润8347.56万元,同比增长278.69%,23家公司实现了至少两位数的增长,电子行业则逾百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从研发来看,深市的98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半年共投入研发资金1301.32亿元,同比增长30.21%,平均研发强度达5.59%。
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深度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回顾加入世贸组织之初,不少企业面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竞争者没有底气,能够真正“走出去”在世界市场搏击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从国内资源到全球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扬帆出海,向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2003年-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连续14年保持增长。2017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1583亿美元,规模为2002年的58.6倍,年均增长31.2%。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由2002年的全球第25位跃升至2018年的第3位,流量由第26位跃升至第2位,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也不断增强,正在世界范围内改变各个行业的竞争态势。数据显示,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共有340家企业申报了参与标准制定情况,参与了1905项国际标准制定,比上年增加350项,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微观有活力,转型有动力。中国企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微观活”与“宏观稳”相得益彰。
一方面,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为中国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2019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能力增长迅速,排在全球第24位,其中研发领域的综合排名已经进入全球前十方阵。
另一方面,纵观全球,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集群式大发展、大跨越,中国企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的坚实后盾,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一个大舞台。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我国连续第二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
“营商环境的改善对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吴剑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首先是成本效应:降低企业家和创业人员经营企业的时间、精力、资金成本,增厚利润空间,为创新提供更多资源。其次是配置效应:政府充分放权,让市场主导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企业的优胜劣汰。三是汇聚效应:从全球资本流动来看,一国营商环境改善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优质资源,进而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
他表示,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不足之处依然明显,主要体现在企业品牌价值比较低,核心技术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的利润总体偏低,中国企业整体的生态环保意识相对较弱等。在他看来,中国企业应该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五力模型,培育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包括顾客价值的独特创造能力;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能力;生态环境的绿色环保能力;持续创新的动态研发能力;优秀人才的培育维系能力。
如今,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迈上新的台阶。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更具深远意义。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将于11月2日-4日在山东济南举办,论坛由国务院国资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新华社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山东省国资委、济南市人民政府、经济参考报社共同承办。论坛旨在聚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聚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探讨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推进政商对话、政企合作、招商引资,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动企业创新融合和高质量发展。(记者 孙韶华 王璐 杨烨 吴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