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两会投资机遇:“稳增长”可能成为全年政策主线
永赢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李永兴
1、您如何看待今年的两会政策,较为关注哪些政策?
1)关注“稳增长”相关政策的进展。地方两会中的共性往往是全国两会的先导,尽管具体抓手有因地制宜的差异,但多数省级行政区都已将“稳增长”列为2022年重点工作,预计全国两会也将延续这一基调。落实到政策,两会或将从货币信贷、财政预算、基建地产等领域进一步加力“稳增长”,其中,地产信贷政策力度以及新老基建的侧重部分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2)关注区域发展平衡和共同富裕的相关内容。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了区域发展的平衡性问题,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等问题;11月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提“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等,结合高层次会议对于共同富裕多次提及和表态,我们预计保障性租赁住房、教育公平和消费升级等共同富裕相关议题,也可能成为本次两会探讨的焦点。
3)关注十四五规划初期落实及部署内容。从1995年到现在的两会期间资本市场经验来看,在发布五年规划纲要的年份,相关领域一般都会成为两会期间的结构性热点。2021年中央及各省陆续发布十四五规划全文内容,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一年,其部署的重点工程项目、已完成的基础性工作可能会受到市场关注。
2、 您认为“稳增长”政策是否有新的政策出台,未来会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自2021年三季度开始,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我们看到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房地产信用风险叠加增长下行预期加重市场担忧。在此背景下,2021年7月政治局会议初步释放宽松信号,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本轮“稳增长”方向。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或仍承压,“稳增长”可能成为全年的政策主线,地方两会对此高度重视,全国两会及后续政策大概率也将围绕扩内需持续演绎,具体路径可能有持续加码新基建、有限度重启基建地产投资、刺激消费等。目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对该方向政策演进的预期,未来相关板块能否形成趋势行情还需基本面数据的验证。
3、日前部分地区房地产政策有所松动,您如何看待?
目前地产政策的边际松动信号正在增强,但支持力度较为克制。一方面,需要缓解信用风险给地产行业带来的压力,改善资金循环,并且使用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结构上的优化,另一方面则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防止房价非理性上涨。总体而言,地产政策松动是在一定限度内,阶段性对冲年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房住不炒”依然是中长期政策主线。不过,从影响来看,地产的企稳和放松将从边际上提升市场情绪和帮助经济企稳。
4、从历史来看,两会对A股走势影响有多大?
从历年两会前后A股市场表现来看,从春节至两会期间多为“春季躁动”阶段,A股表现通常较活跃,各大宽基指数这一阶段多以上涨为主。随着两会召开以及期间多项政策的发布,此前的政策预期得以兑现。尤其两会之后,A股进入大规模年报、一季报披露期,市场走势趋于平稳,通常主逻辑会逐渐回归至基本面驱动,业绩确定性高的板块往往能更多获得资金关注。目前市场对两会释放更多“稳增长”的相关政策较为期待,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涌现出一些新热点并成为全年的投资主线。
5、2022年以来市场风格切换较大,目前影响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开年以来,全球主要市场波动普遍加大,美联储及欧洲部分国家货币政策的“鹰派”表态带来流动性的担忧,部分区域冲突事件仍在继续发酵;国内方面,政策“稳增长”逐步发力,但在经济数据没有出现明显企稳迹象之前,投资者情绪仍然保持审慎,国内疫情散发也加重了投资者对于经济增长尤其是消费的担忧。多重因素的交织导致资金在下跌中从高景气赛道流向安全边际高、估值低位的防御性板块,银行、基建以及困境反转预期的旅行、餐饮和航空等板块表现得更加抗跌,而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赛道则迎来持续调整。后续来看,随着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防疫政策朝常态化转向,此前由于基本面疲弱而导致对宽信用信心不足的悲观情绪有望得到缓解,市场有望迎来超跌后的修复式反弹,但持续性的向上行情需要等待经济预期明显改善以及海外风险充分释放。
6、您认为2022年投资主线是什么?看好哪些板块?
关注的行业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是房地产龙头公司,去年房地产政策影响较大,造成一些民营企业风险暴露,同时去年的房地产销售已经加倍传导影响到拿地开工,若一两年后需求未出现大幅下滑,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届时房价也将面临上涨压力。因此从房地产政策的角度看,到了需要纠偏的阶段。对房地产龙头公司而言,无论政策是否纠偏,均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若政策纠偏,将迎来整体性的投资机会;若政策较严厉,龙头公司的市占率和利润率可能实现双升,迎来系统性估值提升机会。
第二关注双碳政策下新能源发电、储能配网改造的机会。去年双碳政策推进力度较大,对民生用电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双碳政策会进行一定程度纠偏。这意味着对上游供给的压制、对能耗指标的管控,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放松。在双碳政策大方向不改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以及配套的储能电网改造的投资量大概率会上升,因此新能源发电、储能配网改造长期来看可能仍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第三关注智能汽车投资机会。近几年新能源车的发展主要聚焦于电池技术,而当前阶段,新能源汽车提供的智能化体验将成为抢夺市场份额的新焦点之一。在智能汽车领域,产业链推进的速度有望加快。智能化零部件的认证周期通常需要三年以上,但造车新势力将认证周期缩短至一到两年,极大程度加快产业链的推进。2022年,智能汽车包括汽车电子产业链是我们关注的方向之一。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