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回顾一年的行业变化,有利于持有人把握行业趋势,有利于新一年的资产配置规划。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公募基金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持续创新获持有人普遍认同。
2021年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虽不及2020年,但是依然普遍为正收益,并且超越市场。一是权益产品获平均近10%的收益,波动幅度较大,其中碳中和、制造业主题基金业绩突出。二是在被动产品中,除碳中和、新能源等主题产品业绩突出外,指数增强型产品的业绩更加亮眼。三是固收+产品整体收益要优于债券和股票市场。其中,二级债基由于整体仓位控制较好,平均收益最高,达7.30%;灵活配置型也有较好收益,达6.08%;偏债混合型收益率为5.31%。四是FOF业绩稳健,收益相对可观。五是公募REITs虽上市才半年,但平均收益达20%,非常突出。从分类产品业绩的差异中,可以思考未来投资方向。
截至2021年11月26日,公募基金非货规模升至15.01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9.37%。分类型看,规模占比最高的三种类型基金为主动权益、纯债和固收+基金,占比分别为37.19%、32.43%和13.68%,总数高达9755只(主代码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30%;被动指数基金规模达2.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2%,其中权益类ETF产品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固收+类基金规模突破两万亿元,与2020年相比,大增60%。另外,FOF在2021年进入发展快车道,规模突破2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1倍以上。在投资周期里,以年为单位的资金流向,值得投资者关注。
2021年可以被称为有史以来产品创新最多的年份。在主动权益产品方面,碳中和主题、北交所主题基金发行火爆,持有期产品也得到客户广泛认可。在被动类的产品方面,双创50、MSCI A50掀起上下半年的被动产品发行高潮。主题型基金越来越细分,临近年底,指数增强ETF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两类新产品成功发行。在固收+产品方面,首只可投公募基金的非FOF产品问世,为固收+的“+”带来新的投资模式。在FOF产品方面,FOF-LOF和ETF-FOF两类新品相续发行。另外,2021年是公募REITs元年,第一批9只产品上市,受市场热捧。公募MOM产品也在今年进行首次发行。
2021年市场风格转换,基金经理群体加速更新。今年以来共有289位基金经理离任,创近6年以来新高;新聘基金经理580人,创近10年新高。基金经理更换,虽是行业正常现象,也由于过去两年的明星基金经理爆款产品在2021年的业绩不佳,新生代基金经理的业绩脱颖而出。应正确看待市场和业绩波动,树立中长期投资理念,行业健康发展需基金公司、投资者和销售渠道等各方更理性,坚持长期主义。
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两周年以来,获较好业绩和口碑,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选择。截至目前,共有60家机构取得试点资格。2019年和2020年共有18家获批,除银行外都已开展业务。2021年有42家机构获资格试点备案函,其中5家公募已开展业务。
从试点情况看,截至2021年7月中旬,试点业务运行平稳,合计服务资产逾500亿元,服务投资者约250万户。从客户盈利看,客户赚钱效应明显,客户对机构信任度高。
从各家试点机构在“投”和“顾”的实践看,在“投”的管理层面,投资策略标准组合包括稳健、均衡、进取和激进四种,四种组合在过去的表现基本达到预期,在收益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好,回撤控制也较出色。在“顾”的服务层面,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两年的服务实践有三个特点:全生命周期服务陪伴、更丰富的传播服务形态和逐渐完善的线下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