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始终占据着战略性、基础性地位。2020年7月16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该指数从沪港深三地市场选取50只市值较大、市占率较高、研发投入较多的科技领域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股,以反映沪港深交易所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021年4月27日至5月14日,作为首批沪港深科技龙头ETF——广发沪港深科技龙头ETF(认购代码:517353)正式发售,投资者可以借道这只产品,一键买入沪港深三地科技龙头。
看好我国科技龙头长期发展趋势
在2020年11月初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和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都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济层面,我国经济逐渐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到第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政策层面,国家从宏观、产业、金融三箭齐发,推出支持政策;宏观层面,“双循环”和“创新”成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其中科技创新是构建与需求相适应的供给体系的关键;产业层面,国家先后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和二期,促进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金融层面,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为科技产业融资提供更好支持。
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叠加工程师红利以及技术发展,我国在劳动力、资本、技术层面均已具备了开创新一轮科技周期的条件。
同时,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对内地企业形成了独特的吸引力,不少处于成长期的科技类、互联网类企业纷纷赴港上市。一方面,不断刷新港股首发募资规模;另一方面也逐步改变港股行业结构,使得以科技为主的“新经济”行业在港股中的市值占比提升。
聚焦具有影响力的科技龙头
业内人士评价,该指数科技属性鲜明,覆盖三地优质企业,龙头效应明显,成长性可期。
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从沪港深三地市场选取50只市值较大、市占率较高、研发投入较多的科技领域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截至2021年3月31日,该指数包含50只成份股,总市值达到12.44万亿元。
该指数汇聚了港股通标的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科技公司,如腾讯、美团、小米等。其中,香港市场的科技龙头股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达40%,是指数占比最高的市场。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或将不断有优质科技龙头成为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成份股,这是该指数较其他A股科技类指数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较单纯投资港股的科技类指数而言,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包含了A股上市的科技类龙头,标的成份更为丰富,覆盖面更广。
就行业分布而言,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绝大部分权重聚焦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通信等高成长性行业,前三大行业分别为电子(35.87%)、医药生物(30.42%)、传媒(11.66%),权重合计77.95%。可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不仅涵盖信息科技,也包含医药科技,可以更好的代表沪港深三地上市的科技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
从业绩表现来看,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历史表现优于主要宽基指数和A股科技指数。Wind数据显示,从基日(2014年11月14日)至2021年3月31日,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累计收益率为180.98%,年化收益率为18.24%,表现优于同期沪深300、创业板指、恒生指数以及H股指数等市场主要宽基指数。
同样的,将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与市场同属科技板块的中证科技龙头(931087.CSI)、中证科技50(931186.CSI)和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进行逐年横向对比,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历史表现最好,年化收益达到18.43%。同时,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的年化波动率较其他3只指数更小,因此从风险收益比来看,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夏普比率在4只指数中排名第1。
本次发行的广发沪港深科技龙头ETF(认购代码:517353),投资者布局该产品,就相当于一篮子买入了50只科技龙头股,投资者可以按照申赎清单公布的股票进行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投资过程高度透明,便捷跟踪科技指数行情;当该ETF正式上市后,投资者在场内买入最低一手仅百元,投资门槛较为亲民。同时该基金上市后投资者可以进行一二级市场之间的T+0交易,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高,适合对流动性要求更高的投资者把握科技龙头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