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8日 星期日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严把A股市场入口关 年内203家公司IPO获批
发布时间:2019-11-20 09:43 | 来源:证券日报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在监管层强调增强IPO包容性的背景下,年内IPO过会率得到显著提高。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11月19日,今年以来共有128家企业上会(不包括科创板企业),通过审核的企业有107家,通过率为83.6%,较去年全年64.53%的通过率高出19个百分点。

另外,受益于科创板开闸,制度包容性得到提升,IPO公司数量增加的同时,公司类型也更加多元。根据上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今年以来,共有96家科创板公司IPO过会,合计年内已有203家公司IPO获批或已上市。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IPO审核规模及过会率相比前两年有所提升,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审核效率显著提高,监管层对IPO的监管思路有所改变;二是科创板的推出和注册制改革,新兴产业的企业比重大幅提高,推动今年A股IPO市场活跃;三是去年从严审核的环境下,部分公司主动退出,余下的企业质量较好。

对于IPO常态化发行,李湛认为,首先,IPO常态化发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和提高股市的融资功能,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其次,可以鼓励更多优质上市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改善提高这些企业的融资效率。此外,目前排队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新兴产业的优秀代表,这类企业上市比重提高,有助于提高A股上市公司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5日,证监会印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中涉及把好入口与出口关的部署,包括:一是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推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增强IPO、重组上市标准的包容性,放宽非公开发行锁定期等限制,优化并购支付及配套融资工具。二是优化退市指标,简化退市流程,畅通退市渠道,创新退市方式,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出渠道和出清方式。对于触及强制退市标准的公司坚决退市,对于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依法支持司法重整,实现优胜劣汰。

对此,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来看,由于申请企业质量的提高,过会率会有一定提高。监管层或更倾向于退市和并购重组双管齐下,来提高已上市公司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一退了之。

在李湛看来,对于调整存量,一方面需要完善并购重组等再融资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完善退市制度,探索多元化退出渠道和较为稳定的退市机制,加快经营不善或违法行为的上市公司出清,形成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预计未来IPO过会率会保持在80%至90%的比例,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会有所增加。(孟 珂)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审… 中证协孟宥慈:研究服务能力是证券… A股首只定向可转债 在深交所成功发… 银保监会年内开出罚单3484张 超50… 3701张罚单背后透出的监管信号 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第一棒”走在前… 科创板后备企业达80家 江浙沪“包… 扇贝“跑路”出续集?深交所火速向…
推荐文章
美媒:特朗普把北约聚会变成“外交… 外媒:美国前总统卡特已经出院 将… 彭博社因创始人竞选总统改规则 不… 法国爆发全国大罢工 上百名暴力示… 两月内三名明星死亡 韩国娱乐圈阴… 为导弹焊制“无缝天衣” 推动正规化建设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支步枪寄托三代军人报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