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42家公司高管现窗口期交易 律师称粗心大意非免责理由
发布时间:2021-10-29 09:28 | 来源:证券日报


  正值两市三季报披露期,有部分上市公司公告显示,由于董监高一时大意或“手抖”,出现了“窗口期”交易的行为。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0月24日,两市共有42家公司就董监高出现“窗口期”交易行为发布公告。其中,仅三季报正式披露以来,就有8家公司提及该情况,且多公司表示,是因为董监高的亲友或本人误操作所致。

 

  对此,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梁雅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粗心大意”并不能成为董监高免责的理由。我国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公司股票有一定限制,其中规定在“窗口期”禁止交易。

  “根据《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第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董监高的窗口期交易行为,违反了此项规定,根据证券法规定,要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梁雅丽表示。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也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根据《证券法》第186条规定,限制转让期内转让证券的,监管部门可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

  此外,王智斌还表示,《证券法》第186条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只要存在限制期转让股票的行为,就触犯该条款,不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因此,“粗心大意”不能成为其免责的理由。

  记者梳理发现,董监高出现“窗口期”交易行为后,上市公司在公告中也会提及后续处理结果,例如提出严厉批评,督促其深刻反思,切实避免此类失误再发生。

  梁雅丽表示,定期报告的发布时间是由上市公司根据规定自身拟定的,内部人员掌握着更多公司信息,为了避免出现内幕交易而影响交易的公平性,规定“窗口期”是非常合适的。

  “限制期内的交易极有可能与内幕交易等其他违规行为相关联,如果公司高管的限制期交易构成内幕交易的,因内幕交易行为受损的投资者有权向内幕交易行为人提起民事索赔诉讼。”王智斌补充说。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与好友公司虚假交易、倒签合同 *ST… 五矿证券某营业部被责令改正 违规… 涛涛车业境外销售两版招股书数据掐… 沉重财务压力之下 京威股份坚称锂… *ST金刚收深交所关注函 要求说明公… 怡和嘉业IPO:呼吸机境内销售单价… 中签的要哭!中自科技上市首日开盘… 海伦哲失控追踪:信披难以正常进行…
推荐文章
前9月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12… 第四届进博会吸引127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市发布猪价过度下跌一级预警 “新电商”带来购物新体验 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 这些数字,藏着专业技术“人才账” 王毅:坚持和发展中塞友好是站在历… 黄坤明在第九次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