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城市的记忆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部分
国庆期间,晨报开设“可阅读的建筑 可漫步的街区”栏目,截至昨日,记者分别对建国西路、武康路、汉口路、汾阳路等8条道路进行走访报道。
这8条道路同属于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在走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永不拓宽的意义
上海文化遗产研究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祖安介绍,2005年,上海确定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其中64条为一类保护道路,即应保持历史路形,永不对其拓宽。按市规划局2007年发布的《关于本市风貌保护道路(街巷)规划管理的若干要求》,要保持这64条道路的历史路形,永不对其拓宽,具体的要求是:“道路规划红线宽度、道路转弯半径、道路断面形式应当保持现状或恢复历史上的道路红线宽度和道路转弯半径,不得拓宽或压缩。”
针对上海永不拓宽的街道,作家陈丹燕表示,许多人珍爱自己长大的地方,那里有点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总有一种被庇护并包容的感受。尤其在长大后,离开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了,那些街区渐渐成为一种乡愁,似乎关乎古老的哲学问题,因为它向人们解答了“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这在沧海巨变百年不息的现代中国,对中国人来说,最是现实中首要的问题,更是切肤的心理问题。“我以为,这就是永不拓宽街道的意义。”
据郑祖安介绍,上海确定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后,又陆续在郊区及浦东新区内,确定了234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2016年,市政府再次批准公布新增23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至此上海的风貌保护道路(街巷),总数达到了401条。
“点线面”的保护方法
郑祖安介绍,上海对于城市历史风貌遗产的保护主要建立了“点线面”保护及荣誉体系。“点”就是“优秀历史建筑”,除应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外,上海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至2015年市政府先后分五批,批准公布了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名单,总计数量为1058处,3075幢。有关优秀历史建筑的寻找、申报、认定工作且还在加紧进行中。
“线”就是对于道路(街巷)的保护。郑祖安称,“面”就是“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风貌保护街坊”。在上海城区范围内,历史上在不同的地域和空间环境内,自然地形成了许多特色集中、具有个性的一个个小区域。2003年,市政府划示了中心城区的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共约27平方公里。2005年市政府又在郊区划示出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共约14平方公里。这样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达到了44片。
郑祖安特别介绍说,上述的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一般占地都很大。问题是上海还有大量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大成不了区域,小却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点。这部分同样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从2013年起就对这一部分“风貌街坊”进行了调查、研究,2016年市政府又批示了119处的风貌街坊,它们包括较有规模的老石库门里弄、老居民新村、老高校、老工厂等。如虹口春阳里、曹杨一村、上海交通大学、桂林公园、杨树浦发电厂等新增的这批风貌街坊,作为一个个小的“面”,是已确定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扩大和有力补充。
陈丹燕则认为,街区风貌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保护建筑的同时,还必须保护住那些与建筑相连的街道,不得拓宽,甚至也不得随意修改人行道和行道树。这样,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挖掘石库门文化内涵
记者走访上海马路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道路都有深深的石库门印迹。
对于上海的石库门,郑祖安介绍说,石库门是上海一种独特的城市民居建筑,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唯一性,在历史上它推动造就了上海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在今天,它作为上海的个性特色,已成为上海城市在世界上一个独特的形象标志,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上海历史上的大部分市民曾经居住和成长于石库门内,石库门为上海缔造了一种市民生活方式,一种市民文化,从而构成为上海的一条重要历史文脉。
而且石库门文化不仅只是历史文化。郑祖安说,在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创意文化界的人士,还赋予了它新的生命,这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把石库门文化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以文化创意,引领时尚,塑造品牌,既使海派文化发扬光大,又为今天的上海增光添彩。
与此同时,在城市快速的更新中,社会对抢救和保护石库门及其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大。郑祖安介绍,这也引起了有关管理部门如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市房地局的重视。相关的措施也开始推出。
郑祖安说:“包括我在内的16名著名的专家学者已经发出《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倡议书》。上海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也成立课题组,广泛调研,写出了《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行性调研报告》。这些让我们欢欣鼓舞,看到了石库门及其文化可能得到良好改善和提升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