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发布时间:2022-02-25 10:17 |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原标题: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督促其认真履职是纪委监委职责所在,也是纪委监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体现。实践中,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立足职能职责,因时因地制宜,整合监督力量,坚持靶向纠治,形成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提醒督促推动机关部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持续跟踪问效,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更加有力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北京专项监督惠民政策落实 解决租房补贴“申领难”

  北京市对有住房困难的城镇低收入家庭,通过配租公租房、发放公租房补贴和市场租房补贴等三种方式给予住房救助。其中,公租房补贴比例为全额租金的10%至95%,市场租房补贴金额为720元至3500元,2001年以来累计为6万余户家庭发放市场租房补贴20.66亿元。这是雪中送炭的暖心之举,但也存在补贴申请审核进度慢,工作人员暗箱操作、优亲厚友,公职人员骗取补贴等问题,导致应停发补贴的未停发、应退出补贴资格的未退出、应享受补贴的领不到,群众意见很大。北京市纪委监委针对此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对全市两类租房补贴家庭45260户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发现10416户违规享受补贴;对涉及党员监察对象的1785户进行全面核实,发现179户违规申领补贴,立案审查2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健全租房补贴制度,简化申报程序,提高补贴标准,让真正有困难的家庭受益。2021年8月至10月,全市受理新增申请市场租房补贴8106户,是2020年同期的10倍,三个月申请量是2020年总量的2.2倍;完成备案家庭2263户,是2020年同期的2.7倍;10月为1.39万户家庭发放2700万元,月发放金额较2020年同期增加1000万元。

  惠民补贴主要用于扶危济困,是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及时雨”,而不是有权势有关系就能吃上一口的“唐僧肉”。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健全惠民补贴政策落实全过程全链条监督机制,坚决斩断伸向民生资金的“黑手”“脏手”。

  上海跟进监督“长者食堂”项目建设 严把进度关质量关廉洁关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正面临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养老问题。闵行区新虹街道爱博五村有户籍老年人755人,独居纯老家庭102户,三级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55人。买菜、洗菜、切菜、做菜、洗碗等家务,对于独居、高龄、失能老年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老年人对助餐服务需求迫切,普遍希望在小区设立食堂,就近吃上新鲜热腾的饭菜。上海市将解决老人“吃饭难”作为民生实事项目,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出资、社会参与、百姓受益”模式,推动开办社区“长者食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立项审批、招标投标、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跟进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过关、质量过关、廉洁过关。2021年6月爱博五村社区“长者食堂”建成运营,餐食定价低于周边餐饮行业,60岁至75岁老年人享受9折优惠,76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劳模等享受8.5折优惠。目前食堂已办理会员卡215人。居民表示,“有了这个社区食堂,我们老年人吃饭方便多了,不仅品种多,而且价格很实惠,更重要的是,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事关百姓福祉。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关注老年群体养老、医疗、健康、出行、生活等多方面需求,监督推动补齐服务短板,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天津点对点纠治推诿扯皮问题 打通用水管网“中梗阻”

  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天穆外园有一片历史形成的无证建筑,涉及11排平房、211户,无自来水市政管网,居民用水主要靠私接南仓中学供水管道,且长期未缴纳水费,属于违章用水。2019年底,南仓中学申请切改并铺设新管网,新管网未向天穆外园片区供水。为保障民生用水,水务集团将原供水管道予以保留,并对该片区免费供水,但因管网老化严重,加之私接情况混乱复杂且用水居民多,导致水压水量不足,经常停水断水。一居民先后31次向便民服务热线反映,镇政府14次给出“办结”回复,但用水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天津市纪委监委发现这一问题后,对解决群众诉求推诿扯皮的4名责任人严肃问责,督促北辰区和水务集团将该片区211户居民均列入供水管网改造范围,研究制订管网改造方案,明确施工时间表,倒排工期,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建成,并保障水好、压稳、量足。施工期间由水务集团设置临时取水点,保障居民日常用水需求。2021年4月28日启动片区管网改造,5月20日完成全部主干管网和支管更换、支管入户和挂装水表工作,6月7日整改完成、实现全面通水,彻底解决居民用水难题。

  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不能留有空白和盲区。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经常走进群众、深入基层、贴近民生,多接地气、多听民意,找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开展“点对点”监督,以点带面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

  重庆督促整治“公参民”学校乱象 坚决守护教育公平

  在重庆,“名校办民校”、“公参民”一度风行,公办名校与房地产开发商合办分校,购买商品房即可获得入学指标。重庆八中、巴蜀中学等号称“七龙珠”的名牌中学衍生的分校就达41个校区,其中公办校区只有15个。部分学校只有本部为公办,其余分校皆为民办。对于很多渴望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家长来说,入读名校本部“可望而不可即”,名校的民办分校就成了现实选择。民营资本涌入教育领域,带来教育产业化、高价学位房、超级“牛校”圈地圈钱、“教育者”和“生意人”角色混淆等乱象,尤其是“公参民”小学和初中收取高额学费,严重背离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造成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私立化、私利化,扰乱教育秩序、加重教育负担、加剧教育不公。重庆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督促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公参民”问题从制度上进行规范。经过专项整治,重庆市48所“公参民”学校全面脱钩,其中39所转为公办、8所继续民办、1所终止办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按规定免费入学、免费提供教科书,高中阶段学生按公办高中标准收费,惠及学生11万人,每年减少学生家庭学费支出22亿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论哪种办学形式,都必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不应沦为逐利产业。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督促职能部门对教育资本化、商业化“亮红灯”,警惕民营资本无序涌入教育领域,切实减轻群众教育负担,坚决守护教育公平。

  陕西彻查停车收费“群贪巨腐”问题 “停车难”得到适度缓解

  “停车难”是城市病,也是长期困扰群众的一块心病。陕西省机动车保有量903万辆,公共停车位92万个,产权停车位360万个,停车位缺口很大。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380万辆,居全国第7位。随着机动车快速增加,停车位更加紧俏,停车难日益凸显。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一些工作人员把停车收费当“摇钱树”,稽查员与收费员私设收费二维码、收取现金不开票、私收包月停车费,管理员虚开票据、压低任务截留停车费。有的交警、城管以补划车位线、新增站点等方式增加停车位捞好处。陕西省纪委监委开展停车收费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彻查西安停车收费“群贪巨腐”问题,查处10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人,移送检察机关20人。督促西安市开展以案促改,建立交警、城管、运营方三方协调联动机制,计划新建停车位50万个、开建12316个,推动商业体、办公楼、机关大院、居民小区等156处4.57万个停车位对外有偿错时停车,利用旧城改造、城区环境整治等闲置用地新增临时停车位2.55万个,推广智慧停车、电子收费模式,实现管收分离。经过专项治理,停车乱象得到遏制,停车难题得到缓解。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微腐败”也是“大祸害”。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开展“微官、微权、微腐”等小微权力腐败整治,绝不让“微腐败”销蚀公权力廉洁性、啃食老百姓获得感。

  浙江织密工资支付保护网 农民工不再“忧酬”“烦薪”

  我国有2.8亿农民工在农村与城市间迁徙流动,活跃在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农民工辛辛苦苦打工挣钱,有的无良老板、黑心包工头以各种理由克扣、拖欠工资,让农民工既流汗又流泪。在杭州,毛先生等7个人到一建筑公司讨要拖欠工资,等了一上午也没见到老板,在公司食堂吃了顿午饭,老板竟要求每个人支付1万元餐费。浙江省纪委监委专项治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督促人社、公安、财政、建设、交通运输、总工会等部门开展“浙江无欠薪”行动,集中化解历史疑难陈案,及时解决新发纠纷案件,依法打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守护好农民工的“血汗钱”。2021年5月至7月,全省检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3558个,为6353名劳动者解决工资纠纷1.47亿元;线上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工程建设领域线索1900件,为4765名劳动者追发工资6505.17万元;线下办结建设领域工资纠纷116件,为1046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446万元。重点治理125个欠薪投诉多、涉案人数多、涉案金额多的“三多”项目,责令杭州市钱塘区融创城项目补发791名农民工工资1302万元、施工总包单位停工整改。指导督促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严格执行用工实名制、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织密工资支付保护网,让农民工不再“忧酬”“烦薪”。

  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不仅体现社会治理水平,更关乎万千家庭生计。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引导督促全社会关心关爱、优待厚待农民工,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安徽推动解决安置房难办证问题 给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

  房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成家立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现代社会,房产证与户籍、就学、社区服务和产权交易紧密关联。无房难安居,无证难安心。安徽省淮北市2011年建成的滨河花园二期,由于房屋验收不合格、土地收益金欠缴等原因,1700多户家庭一直没能办理房产证,成为小区居民最头疼的事。安徽省纪委监委开展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运用督导检查、提醒约谈、发函督办等方式,协调解决办证涉及的消防验收备案、房屋质量安全检测、竣工验收等问题,推动各地各部门采取容缺备案、并联审批、下沉社区开设窗口、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最大限度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依法稳妥、积极高效解决群众房屋办证诉求。把问题数量最多的政府征迁安置房办证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历史问题历史看,明确政策口径,实现随时申请随时办。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发证作为重中之重,分类施策,特事特办,给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全省已完成整改群众办证无障碍项目1843个、房屋95.35万套,完成率分别达99.5%、99.3%,其中安置房项目全部完成登记发证,让广大群众安心安居。

  “办证难”表面看是政策要求和制度规定问题,深层次是责任心和担当问题。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督促职责部门坚持实事求是,增强历史担当,依规依法破除政策制度障碍,不拿“历史遗留问题”作挡箭牌,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排忧解难造福。

  吉林整治供热难背后的冷作为 让冬天不再寒冷

  北方地区城市冬季集中供热,是关系人民群众“温饱”的基本民生问题。供暖不通畅、室温不达标,群众身冷心也寒。吉林部分领导干部违规在热力公司入股,一些民营供热企业挖空心思压减成本、降低温度、激起民愤,还打着维稳旗号,要挟政府给政策、给资金。蛟河市有近170万平方米房屋供热没有保障,通榆县供热企业向2.7万户居民多收取报停费335万元。吉林省纪委监委开展供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排查出投诉解决不及时、行业监管不到位、管网设备故障频发等3类、10146个问题,推动地方和部门主动认领、分类解决,严厉纠治措施不力、工作拖拉、推诿扯皮行为。督促地方加大政府投入,推动企业整合,保障供热热源。专项整治以来,共处置供热领域问题线索229件,立案审查调查117人,留置21人,严肃查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褚民华、松原市供热公司原党总支书记张厚军等供热领域典型腐败案件。推动主管部门研究修订已不适应形势的《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协调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督促各地各部门提供高质量供热服务,保障热源稳定、暖气充盈、温度舒适,让冬天不再寒冷,让群众暖身更暖心。

  “暖气不暖”背后是“为官不为”,是腐败和不正之风作祟。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高度关注民生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像疏通供热管道主干管、支线管、入户管一样,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间。

  江苏以协同监督促进协作治理 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医疗卫生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道出群众看不起病的心酸无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牵涉供应商、代理商、医院等多方利益,藏污纳垢猫腻多,廉政风险突出,是“看病贵”的主要推手。江苏省纪委监委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采购问题专项整治,系统分析医药购销领域腐败案件,针对医用耗材采购权力集中、专家话语权过大、权力寻租空间大等廉政风险和制度漏洞,督促出台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实施意见、实行全省集中采购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推动建成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和综合监管平台,接入全省166家公立医院数据,嵌入纪委监委监督模块,将传统的“查部门、查台账”升级为“从数据中查事查人”。推动省卫健委、医保局组织全省55家三级公立医院成立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联盟,与生产企业谈判议价,开展5轮联盟带量采购,涉及心血管、眼科、骨科、普外科等2426个产品,平均价格降幅54%,每年可节约资金25.4亿元,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广大患者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看病贵”问题成因复杂、利益多元、涉及面广,必须综合施策、系统施治,扫除猫腻、挤干水分。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提升监督合力和质效,构建以专责监督为引导、职能监督为主责、专业监督为支撑的监督格局,以协同监督促进协作治理。

  山东开展物业领域挂账整改 一批问题小区实现由乱到治

  物业是新兴业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在服务民生和基层治理中作用越来越凸显。在物业服务中,停车管理混乱、违章私搭乱建、环境卫生脏乱差、吃拿卡要、挪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山东省纪委监委深化物业领域专项整治,督促省住建厅开展“大排查、解难题、暖万家”专项行动,全面梳理政务热线投诉、信访和负面舆情,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挂账整改。2020年以来,全省整治物业领域突出问题6万余件,重点整治小区298个,一批问题小区实现“由乱到治”。督促建立“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规范物业矛盾问题处置流程,推动综合执法力量向小区下沉。督促制定物业服务招标投标、物业承接查验、物业服务企业红黑名单、物业服务用房管理等规定。督促修订《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理顺工作机制,规范物业企业服务管理行为。督促加强“齐鲁红色物业”建设,成立物业服务行业党组织,探索“党建+物业+业委会”三位一体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九成以上街道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物业服务质量,为居民创造宜居生活环境。

  物业管理是“服务”不是“权力”,是“公仆”不是“老爷”,也要摆正位置、端正作风。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把纠风和治乱结合起来,把纠衙门作风与除行业之弊结合起来,坚决铲除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和温床,在新兴行业兴起新风正气。

  四川压实责任护航“厕所革命” 村民感觉生活大不同

  厕所状况,体现生活品质,折射文明风尚。小厕所关乎大民生,“小角落”需要一场“大革命”。“厕所革命”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2019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144亿元支持农村普及卫生厕所。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但在农村改厕中,一些地方存在盲目下指标压任务、改厕技术模式不适应当地实际、工程质量不高、后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四川省纪委监委把护航“厕所革命”作为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质量第一、求好不求快,符合农村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督促农业农村部门扛起监管责任,限期整改问题,严格资金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强化后续维护,确保农村厕所“用得上、用得好、用得久”。2021年四川省落实中央和省级资金6亿元,完成农村户厕建设47.8万户;累计新建改建农村户厕217.2万户,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随着农村卫生厕所不断推广普及,乡村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文明素养明显提升,村民交口称赞“厕所变了样,生活大不同”。

  “民生小事”连着“国之大者”,必须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把“民生项目”打造成“民心工程”。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坚决纠治阻碍党中央政策落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劳民伤财、装样子搞花架子,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河南开展“访万企、解难题”活动 助力企业健康成长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是经济的细胞,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力量。2021年11月全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承载7亿多人就业。为市场主体做好服务保障,是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应尽之责。但有的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架子大、态度差,“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突出,“不找关系办不了事、不给好处办不成事”现象普遍,企业深受其苦。河南省纪委监委开展“访万企、解难题”活动,重点治理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担当不够履职不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不兑现、不规范使用审查调查措施等五类问题。全面摸排2020年以来影响和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建立快速查办机制,全省共办结问题线索684件,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20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6人,通报典型案例51起。推动制定《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实施方案,部分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零跑腿”办理、“不见面”审批、证照电子化,提高办事便利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真正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

  经济健康发展、企业做大做强,需要良好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应主动融入、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帮企业清除各种阻挠滋扰,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助力企业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重要路段点位每小时巡查一次 雨花… 汇聚人间爱 共迎春日来 杭州桐庐:“迎亚运”倒计时200天… 浦东在11个领域率先试点上市企业行… 湖南长沙县:迎雪而上,全力保畅通 留住乡愁,守住民心!看古镇社区如… 昼夜奋战除冰雪 最是这抹“关口红… 长沙市雨花区:风雨雪夜,迎雪而上…
推荐文章
上海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出台 “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有望5月1… 邢台市今年将改造181个老旧小区 上海关区RCEP进口关税减让破千万 承德:项目提质提效 促进绿色发展 河北启动“科技壮苗”百日会战专项… 天津:大力实施援企稳岗政策组合拳 陕西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