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汉市武昌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精准确定实事项目,高位谋划工作标准,按照“小切口、影响大、能办到、群众直接受益”要求,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实际的利益出发,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一批惠民项目快速落地见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8万老人买意外伤害险
“没想到理赔这么快……”武昌白沙洲的罗婆婆,在家中意外摔倒,导致腰椎受伤入院治疗,出院后,家人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保险人员专程前往家中为她办理相关手续。很快,4000元理赔款便到了账。
为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缓解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而增加经济负担,武昌区今年统一为武昌区户籍6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包括在武昌区居住一年以上的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障老年人权益,凸显政府兜底保障作用。此举可有效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抗风险能力,减少因老年人意外伤害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武昌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保险承保期限从今年6月8日至明年6月7日,保障责任包含意外身故/伤残保障、意外伤害医疗保障、意外伤害住院津贴保障,该区约有28万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获得这一保险。
据介绍,该区今年还继续针对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购买保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在辖区养老机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幸福食堂等场所内,发生意外事故,将可获得赔偿。目前,已成功赔付案件57起,金额从2000元到2万元不等。
今年,武昌区着力推进“养老服务覆盖面大提升”项目,新建区级大型养老中心,计划设置500张以上养老床位;为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提供200元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助餐补贴现已在全区30个老年食堂实现全覆盖,助餐服务175558人次。
武昌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54个老旧小区升级改造
“以前这里只是一个简陋的小台子,现在改造成了一个大方美观的舞台,方便居民开展文娱活动,在新舞台的后面,还建了一间小屋,方便表演人员化妆、休息……”看着崭新的社区大舞台,武昌区首义路居民孙爹爹很高兴。社区进行改造后,道路摊铺沥青,又安装了路灯,地下排水系统疏通了,小区变得更明亮、更有朝气了。
武昌区房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加大改造资金投入,有5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开工,目前正在有序推进,2022年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
今年,武昌区人大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一号议案”,区政府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推进实施。通过“两上两下”充分征求居民群众、人大代表、专业部门意见,并将海绵城市、绿化提升、雨污分流、二次供水等项目统筹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明确所有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后,20天内完成审批。
武昌区房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坚持在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更新的大格局中进行谋划,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改”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该区还深化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对纳入改造的老旧小区重点做好物业管理覆盖工作,明确改造后物业服务模式和物业服务主体,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实施“物业牵手”行动,指导“红色物业星级企业”和部分优秀物业企业主动结对帮扶老旧小区,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发动群众参与;探索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具体旧改项目的前置规划,为后期的管理提供方便。
15条微循环路建成使用
“出门送孩子到八一路上学方便多了。”随着中南三路通车,中南片区和水果湖地区“肠梗阻”打通。
家门口的断头路打通,家住新南方小区的居民周爹爹说,无需绕路,方便多了。
中南三路连接武昌中南片区和水果湖片区,道路建成后连通中南路和八一路,道路沿线武铁小区、中南路小学、清江花园、新南方小区近万居民交通出行条件也将更加畅通、便捷。
武昌区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程于5月正式启动建设,施工进场后,武昌区建设局组织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克服地质条件差,雨水偏多不利影响,抢晴天,战雨天,坚持每周调度工程进展。
该道路打通后,可分流洪山广场交通压力,实现水果湖地区路网循环交通。此外,还能形成中南路—东一路—洪山路“轨道慢行”圈。
根据规划,武昌区将路网规划与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通盘研究,深入推进打通断头路行动,争取每年建成不少于10条,通车里程不低于5公里的微循环道路。今年计划建成15条微循环路,其中新建12条,改造提升3条。
武昌区坚持“突出重点”与“解决痛点”有机结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建成一批城市次干道及微循环道路,打通多条城市断头路。
武昌区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坚持“为民筑城”理念,以滨江核心区,杨园、白沙新区,华中金融城二期为主战场,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围绕重点工程,配套完成交通疏解,同时加快一批断头路打通;持续改善民生,构建“内外通畅、组织高效、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体系。
49个“蜂巢”为快递人员“加油”
“以前送外卖累了,只能缩在电动车上歇一会儿,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服务站,喝口茶看看报纸休息一下,还可以给手机充充电,这服务做得体贴。”在武昌区徐家棚街道武车社区的一处“蜂巢”,快递小哥庞师傅说。
35岁的庞师傅在武车社区辖区送快递和外卖已有多年,他每天普遍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见缝插针的休息时间就是在外卖车上坐一会儿。
今年,武昌区聚焦快递、物流等新兴领域和快递小哥、网约配送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新增“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实事项目,统筹协调工会、城管、街道社区等资源,建成“江城蜂巢”49个,发挥工会“职工之家”“爱心驿站”等服务阵地作用,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饮水、休息、饭菜加热、如厕、充电、避雨等服务,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在路上”的问题,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同时,积极谋划推进快递行业党建工作,通过建组织、设阵地、优服务,有效凝聚快递从业群体,做好快递行业党员的“娘家人”“贴心人”。
“欢迎到‘江城蜂巢’歇歇脚、喝口水、充充电。”武昌区总工会向快递小哥们发出诚挚邀请。
此外,有关部门还通过走访调研、电话访谈、组织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快递网点及快递小哥需求,组织开展快递网点就业对接、法律和维权服务讲座、职业技能培训、专场核酸检测等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精准解决快递网点和从业人员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快递从业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武汉市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 武昌区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