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1-12-13 11:04 | 来源:内蒙古日报


西拉木伦公园。侯大明 摄

市民晨练。侯大明 摄

通辽万达广场。张力军 摄

城市夜景。侯大明 摄

城市花园。郭洪申 摄

进入高铁时代。 张启民 摄

通辽市博物馆。张启民 摄 

  近年来,通辽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一核双心多点,一轴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批崭新的道路、桥梁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的整体框架迅速拉开,中心城区面积迅速拓展,为城市建设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通辽这座草原新城的变化,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

  通辽市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近年来,该市以做好“双城”复查迎检工作为契机,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加强市政道路建设,出行更便捷。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3.17亿元,新建道路160余公里,城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1公里/平方公里、建成区道路面积率达到16.3%。中心城区重点实施了新世纪大桥连接线及互通立交、新工二路、霍林河大街东段道路拓宽改造、民主路立交桥引道、白音太来大街立交桥引道、红光大桥等工程,道路得到更新提升。

  多措并举,让城市排水更通畅。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1.69亿元,新建排水管道280余公里,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达到12.5公里/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8.4%。中心城区重点实施了主城区污水处理厂5万m3/d扩容改造、5万m3/d中水厂提标扩建、新城区二道河雨水泵站及配套设施、老城区雨水防涝排放等工程,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达到12.7公里/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8.5%。

  暖气燃气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6.94亿元,新增集中供热上网面积1778万平方米,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9.1%;全市新建燃气管道367公里,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7.2%。中心城区重点实施了通辽市集中供热五期、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热网主分支、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等工程,新增集中供热上网面积914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供热管网411处,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4.7%。

  推进园林绿化,让城市更美好。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1.36亿元,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100余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绿化覆盖率达到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5平方米。辽河公园生态保护园林建设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近年来,中心城区重点实施了霍林河大街东段绿化、新世纪大桥连接线绿化、辽河湿地公园绿化、机场路及机场公园绿化、辽河公园50万平方米缀花草地等项目,进一步为广大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宜居环境。

  城市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启动了城市精细化管理3年行动,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工地及渣土运输、共享单车等8个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

  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一直以来,通辽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突出住房民生属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逐步构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公共租赁住房、住房租赁市场等多渠道、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近年来,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开工量3.46万套,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为9034户住房困难群众累计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4438.8万元,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市383个老旧小区环境得到提升、配套设施得到完善,涉及居民38929户,改造面积376.3万平方米。

  创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理念,将“渗、滞、蓄、净、用、排”措施融入城市开发建设过程,重点实施了辽河公园区域、铁南片区、机场片区等海绵体建设,总面积12.94平方公里,达标比例20.7%(建成区62.5平方公里),实现了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工作任务,强化住建领域污染防治工作措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各旗县市区城关镇8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规模为157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城区6个社区率先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累计配送垃圾分类收集容器5427个。各类学校、公立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市日益干净、整洁、有序,市容市貌得到整体提升。

  着力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308项、184.39万平方米,累计实施绿色建筑项目1262个、1165万平方米,累计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15个、147.7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76.5%,建筑项目设计阶段执行建筑节能75%的设计标准率达到100%。

  通辽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大数据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智慧政务云平台、审计云平台、政务服务共享交换平台、智慧交通、智慧社保、智慧教育、智慧公安、智慧城管等项目投入使用,通过这些项目,通辽市全面开启“智慧生活”,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提升中心城区 龙头带动作用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通辽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指出,今后五年是通辽市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置身全区发展大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自治区党委关于蒙东地区的发展要求,以及打造蒙东地区“双子星座”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决策,遵循建设好“城”、培育好“市”的总体思路,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市政基础支撑力、公共服务供给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引领带动全市发展的核心引擎。

  加快推动产城融合,提升商贸物流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引入都市型工业,重点建设好科尔沁绿色食品创新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产城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区,增强城市集聚产业能力,提升中心城区龙头带动作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城区改造提档、新城区高端赋能,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深入开展城市体检,有效解决各类“城市病”,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增强重点商圈服务功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体育、康养等方面的服务能力,让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改革,理顺市区两级事权,持续加强规划和建设执法,优化整体建筑风貌,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水平,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搞活增量资产、激活无形资产,申报设立行政新区,建设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宜居宜业的百万人口中心城区。(郭洪申 邵楠)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郴州市安仁县人大代表履职 聚焦群… 急难愁盼|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外黑车… 城市细微处彰显“家门口”的幸福 南京鼓楼:封闭小区防疫“硬”服务… 发言人来了|大足举办为民办实事专… 合肥包河区:告别“行路难” 5000… 舆评|南通老人被粗暴对待给城市治… 绘城乡美景 建宜居家园
推荐文章
重庆出台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福建省实施“技能福建”行动 江西激发金融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河北省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 贵州扎实推动更高质量就业 教育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普通话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视频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