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打造“三口一视界”,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1-10-22 10:06 | 来源:东方网


创新加强基层治理,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是一项需要以绣花功夫久久为功的基础性系统工程。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全面总结疫情防控经验,以峨海小区为试点,聚焦横向50米、纵深100米“小区主出入口”这一居民每日必经地、各类信息汇集地、展示文明主阵地、治理要素集中地,探索推进“50米视界”建设,打造“安全守护的关口”“社区服务的端口”和“文明示范的窗口”,使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街道已完成2个小区的试点建设,接下来将加快推进3个小区的实施方案落地,最终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形成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把社区安全防范和公共管理的有效制度、机制和设施,固化在作为“第一道防线”的“50米视界”,打造“安全守护的关口”。以技防人防群防夯实基础,以法治自治共治助力保障,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深化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社区。运用AI、5G、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加大智慧小区和门卫智能化建设力度,依托街道城运分中心工作平台,全面接入视频监控、智能门禁、车闸道闸等物联感知设备,确保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的快速发现、及时处置、有效解决。同时,充分运用平台提示和短信提醒等功能,智能高效整合调动工作力量,加快推进社区平安建设,打造社区平安堡垒。群防群治增能,提升防控成效。居民区党组织统筹引领“三驾马车”,深化落实疫情防控楼组包干工作机制,抓实抓细人员问询、测温登记、查验健康码等工作,实时采集数据信息,形成动态更新的“楼态图”,全面掌握小区926户家庭的实际情况,亮出分色房态图、作战图,做到“楼清、房清、人清”;依托疫情期间建立的51个“守望家园群”、51个护楼队及23个先锋队,做好重点地区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形成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强大合力,坚决打好小区疫情防控保卫战。联勤联动强能,形成管理闭环。依托居民区联勤联动站,由居民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公安、城管、市场、绿化、房管、物业等部门条线,围绕房屋租赁、停车管理、垃圾分类、社区环境等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联动发现、精准预警、依法快速处置、跟踪督促、考核评价的管理闭环,提升问题处置解决能力和水平。通过打造“安全守护的关口”,大力提升了小区主出入口的安全防范能力,筑牢了“小区门-楼栋门-自家门”的铜墙铁壁,织密织牢了安全守护网。

把社区公共服务和社情民意的资源、平台和载体,集聚到作为家门口服务“第一延伸点”的“50米视界”,打造“社区服务的端口”。把暖心贴心、精准精细、便民利民的服务送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问需于民,提升服务针对性。成立社工、志愿者、物业保安、业委会、楼组长等5支服务队伍,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在小区主出入口轮流值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通过设置公告栏、政策窗、微心愿、回音壁、便民箱和互助通等,及时发布政策资讯、就业信息、居民需求、预告服务等信息,提供小工具借用、小知识宣传、小政策讲解等“三小”服务,方便居民随手取、随口问、随时办。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居民千余人次,通过主动延伸服务触角,让老百姓感受到可见、可及、可得的服务。问计于民,提升服务实效性。推进“居民点单、政府送菜”服务模式,通过意见征询,做到服务项目由居民自己选择,街道职能部门按需配送,如每月5日便民服务活动、每月15日法律服务、每月25日政策咨询,发挥业务部门专业特长和职能优势,推动服务资源下沉,为小区和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度、获得感和满意度。问效于民,提升服务交互性。强化每周例会、月度评议、不定期议事等制度,充分调动物业、业委会、楼组长、党员骨干、志愿者等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居民事、居民提、居民议、居民决、居民评”的良好氛围,把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高度融入各项为民服务中,把加强管理、服务群众转化为群众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自发行为。通过打造“社区服务的端口”,既保留了门卫室原有的守关功能,又增设了咨询接待、便民服务、邻里共享等公共空间,把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了小区出入口,与“家门口”服务站有效联动,切实延伸了为民服务链。

把社区文明创建和环境美化的主要阵地、标准和要求,树立在作为“第一风景线”的“50米视界”,打造“文明示范的窗口”。以高度认同的环境打造吸引人,以文明的理念风尚宣传教育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事迹展示影响转化人,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抓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环境美”。以治“乱”为本,围绕居民反映强烈的楼道乱堆物、非机动车乱停放、小黑广告等城市“六乱”现象,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动员党员干部、社区居民,以楼组包干形式专项推进,发动行政执法力量共同参与,着力补短板、除顽症、提品质。以明“责”为根,实施小区门卫室标准化建设,优化管理服务内容,厘清任务单、流程图、时间表,规范文明礼仪,提升专业服务。抓文明习惯养成,提升“行为美”。围绕“烟蒂不落地”“文明养犬”“垃圾分类”等文明习惯养成,进一步发挥社区自治载体作用,运用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三会”机制,广泛发动、积极组织社区居民自觉参加主题大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社规民约”。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全面整合社区7支志愿服务队、29支志愿服务分队、270名志愿者,成立“三队三联盟”(护楼队、护绿队、护卫队;自治联盟、互助联盟、文化联盟),大力开展各类公益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把宣传教育群众转化居民守护家园的自觉行为,有效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区文明程度。抓宣传载体建设,提升“心灵美”。在小区主出入口精心设置电子屏、公告栏、导视牌、宣传牌等载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入耳入脑入心,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统一的宣传氛围,提升文明创建的显示度、亲和度、美观度。开辟道德点评专栏,开展“文明创建之星”“文明宣传大使”评选,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凝聚正能量、传播新风尚。通过打造“文明示范的窗口”,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加深,切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作者:朱贝尔 发表于2020-07-23)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十二团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动… 打好整治“组合拳” 福州仓山区严… 兴化市城管局顺利完成团委换届工作 通州城管开放日扎实开展占道经营治… 翠屏区:开展城市管理暨城乡环境综… 北京海淀《城管执法进社区》微电影… 汤阴县城市管理局:老人街头发病 …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文明施工交叉检查…
推荐文章
去年9月以来全国信访形势平稳向好 … 流动就业群体工资卡开户难问题“有… 品质化、多元化、智能化——业内专… 商务部:继续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 如今中国人休闲讲文化 韧性与活力——英国商界看好中国经… 央地密集谋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 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