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日月如梭,芷寮古埠,据『高州府誌』『吴川县誌』记载,芷寮开埠建寺庙至今已有九百五十六年历史。本埠池滨江海,潮落潮涨,水势滔滔湍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杂居于一体的四十多个姓氏居民,商铺林立,服贾务工、力田,文物古迹有佛教造福寺,道教武帝庙,天后宫,康皇庙等,清代出有进士,将军,昭武等名仕,地灵人杰生意兴隆,是吴川县货物进出口的集散之地,享誉『金芷寮』『银赤坎』之称。
造福寺振兴芷寮,其兴废重建,详视前记中『黎正碑记』『陈圣宗碑记』。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寺屡废屡兴,印证了芷寮景物生存的命运,为建设芷寮历史文化古迹,弘扬佛教精神,造福于后代子孙,广大志士,扪心自奋,复古重建本寺,众情丕应,深得本村仁人福首共赞,及各界同仁志士鼎立支持,群策群力,踊跃捐资,于二零零二年九月动土鸠工,年底主体简陋而成,资金告罄,债务筑台。幸得本村仁人福首林瑞涛林瑞池林瑞璘昆仲偕同吴锦球先生,德大量大,望重功高,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乐助巨资,修饰寺宇,雕造金佛,开光费用等,四贤达总捐助资金壹佰玖拾柒万元,此一善行,功德无量。于二零零四年十一月竣工告成,继而开光入伙,红墙绿瓦,金碧辉煌,三大佛高均三点五米,中殿禹王文武二帝,神采奕奕,佛笔花香,灵光肸蠻,威灵壮观,民安物阜,人兴财旺,圣水长流。
福寺随着时光的流逝,瞬息十多年过去,大殿的樟木佛,受热胀冷缩之影响,严重变形,经几次补修仍无效果,为保护好古寺及文物,经有识之士及市佛教会领导共同参与研究商定,成立筹委会决定再次筹资,重新铸造铜佛,及大修寺内,为资甚巨,喜得十方贤达鼎力支持,涓滴成河,集腋成裘,特别得到林瑞涛林瑞池林瑞璘三兄弟及吴锦球先生四贤达,再度捐资贰佰伍拾伍万元,(两次共捐助资金肆佰伍拾贰万元),除众贤达部分捐款之外,他们兄弟等对造福寺重修铸造铜佛所有的开支全部负责完成,此善举美矣,大德巍巍,使寺庙从顺利开工走向胜利竣工,成就辉煌,金佛重光,慈祥安坐,盖以崇德报功民固国也。
幸喜佛缘意合,将原法退位的六樽木雕金佛赠送给河南省开封市县『净土寺』供奉。福寺铜雕金佛重新开光后,佛笑人欢,金光灿灿,物华天宝,龙光射牛,福址滨江,财源广进,荫志福孙,淳化书香,今此举美矣,礼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愿后贤能体诸君子之功也。尊荣君子为谁?林瑞涛、林瑞池、林瑞璘、吴锦球、林振庭、吴日崧、陈邵清、梁洪泉吴瑞泉、吴瑞才、林伟强、吴瑞沂、陈勇等,余承长者命记其本末,勒捐题芳名于石以誌不朽。
造福寺筹建委员会理事成员
梁惠成 梁锡霖 吴上泉 梁亚荣 骆福钦 林清 凌润林
主编 梁惠成
首事 陈木水 林清 骆福钦 林耀琼 陈秀行 许锦珍
吴耀莲 林丽坚 李永丽 梁亚泉 苏上子 姚兰英 、
陈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