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脚踏首都圈,做接地气的科研
5年时间在《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7篇;自主创新的轨道隔振技术打破进口产品垄断,为国家节约建设成本数亿元;利用大数据打造“数字红墙”“民情流水线”,为公共服务搭建平台……
身处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云集的首都,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作为一家地方院所要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需要动更多“脑筋”,花更大力气。这所拥有28家二级机构,38个国家级、市级、院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研究院,这些年脚踏首都圈,做接地气的科研,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捧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据北科院院长郭广生教授介绍,5年来,北科院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获得竞争性科研项目1720项,经费超过8.8亿元。承担了12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或课题。获得授权专利339项,其中发明专利150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1部、行业标准2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科技专著258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励48项。
让轨道高端隔振设备国产化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是北科院下属的一家研究所,所长张斌很为所里这几年瞄准需求做研究的成绩而自豪。2016年,北京劳保所总收入近4亿元,竞争性科研项目收入2500万元。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成果走进市场。
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承担的一项轨道交通隔振项目研究,获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项研究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奖项上,成果大大推动了我国轨道隔振技术自主创新进程,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行业垄断局面,迫使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下降至少一半。他们率先提出轨道高端隔振设备国产化设想,在北京地铁4号线建设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示范。
与此同时,北京劳保所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推动成果转化,让科研骨干从中受益。以股权投资形式成立了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公司。公司当年成立、当年投产、当年获市场认可。目前,北京、西安、哈尔滨等20多个城市先后采购了该公司产品,合同额已达10亿元,合同总地铁里程已超过100公里。成果转化的骨干们获得很大激励,都表示将以更大热情投入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停车难一直困扰着北京市西城区的居民,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利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字红墙”系统,绘制了关于停车位的热力图,使政府精准决策,建设了多个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周边群众停车难的问题。
“‘数字红墙’解决的不仅仅是停车问题。”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原所长李济朝说。他们按照“互联网+”的要求,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涉及多个部门的40项业务的一站式办理,“让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据统计,各类服务事项提供证明减少30.57%,填写数据项减少46.53%。西城区西长安街“数字红墙”平台建设后,服务和管理的精准度得到了很大提升,通过大量数据的累积,汇集包括共享单车、井盖分布等数据,针对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借助GIS地图的“热力图”决策,构建起渣土堆积、井盖损坏、房屋漏雨、街面破损等十余项趋势预测模型,将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通过GIS地图实时传输功能,还可以定位街巷长、网格员的工作轨迹,以便合理引导划分应急、巡防任务,快速响应。
2014年起,由北科院主持并联合有关单位开始研制标准。2015年9月由工信部正式颁布《信息技术 社会服务管理》,成为全国社会治理领域信息化标准。
在高水平科研基础上做科普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手里举着一张漂亮的明信片,上面绘有一只长满羽毛的恐龙,羽毛颜色绚烂。这是馆里一项研究的成果,通过识别化石羽毛的生态颜色及花纹,他们研究出了重建古生物羽毛颜色的新方法,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一个恐龙个体的全身羽毛颜色。
北科院拥有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两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北京麋鹿生态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十八大以来,“两馆一中心”接待国内外观众1200多万人次,为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作出重要贡献。
孟庆金和同事们相信,好的科普一定是建立在高水平科研的基础之上。十八大以来,北京自然博物馆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30多项。收藏珍稀野生动植物标本和古生物化石5万多件,发现并命名10个新物种。发表论文240多篇,其中在《自然》《科学》上发表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论文7篇。
自然博物馆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多元科普产品。馆里每年举办各类展览近20个;连续组织“博物馆之夜”等10多个品牌科普活动;原创《黑羽精灵》等4D特效科普影片;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在国外举办《暴龙》《生命大跃进》等展览,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